中国人的观赛礼仪!
- 发布于:2025-10-03 22:19:45
- 来源:JRS低调看球


中国网球公开赛“如火如荼”地进行中,本届中网出圈的两件事:选手退赛和观赛礼仪。
诸多选手退赛,也许可以归结为中网的时间安排,在四大公开赛之后的赛季末尾,选手大多疲惫不堪,伤病增加,斗志降低。这就要求中网在时间安排上做更多改进,我不评论。
反而是观赛礼仪问题,让我觉得有点莫名其妙。中网举办多年,按理说观众早已熟知网球规则和礼仪,不该有出格举动才是。多年前我还在中网看过李娜的比赛,观众热情,但并不跌份。如今看来,整个中国网球的观众,正因为个别观众的不管不顾而被污名化。比如张帅和阿尼西莫娃的比赛过程中,对方一发和二发之间,被观众频频干扰,张帅都看不下去示意观众安静。除此之外,观众大声喧哗、不合时宜的加油、多次使用闪光灯影响运动员等现象也出现过,以致于裁判有一次用中文向观众喊“你坐下”。
这些事的尴尬在于,个别现象无法代表群体,几个人更代表不了中国网球观众的整体素质。但这种事情一旦发生,对观赛体验造成直接影响,这种负面感受很容易通过选手、裁判和媒体的感受传播出去,典型的一颗老鼠屎和满锅汤的关系。不光中网,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也出现了歇斯底里的疯狂观众,据说是醉酒而大喊大叫,引起全场不满,警察来的时候她还拿出护照炫耀,全然不顾身边的孩子,最终被驱逐,全场一片叫好。
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,绝大多数观众都很体面,他们热爱网球,遵守观赛礼仪,却被极个别人拖累。“中国观众”的刻板印象,却被极个别人塑造。
但我以为,中网观众之所以能在近年出圈,大概有一些可能的因素。比如近年来民族热情高涨,这本是好事,但有一部分低认知群体对“胜利”的理解有误区,中国选手发挥出色,固然值得欢欣鼓舞,但如果对手发挥失常便幸灾乐祸,已经显得小家子气。有些人不惜用不体面的方法来干扰对手,就更功利和下作了。尤其郑钦文夺得奥运冠军以来,网球这项运动开始承载越来越多的民族情感,导致大量不懂网球的人涌入球场,他们并不懂网球观赛礼仪,只是想给中国队员助威。粉丝,也是近年来从娱乐圈蔓延到体育竞技的一朵奇葩,无条件无底线地支持偶像,便更容易有出格的举动。
再有就是中国传统观众的一些习惯,以观看舞台演出为例,中国的演员和观众之间没有太多边界,听相声的人喜欢接话搭下茬,听戏的人喜欢叫好捧角儿,台上除了错还可以喝倒彩。这些习惯放在戏曲和相声舞台上,是演员和观众的互相成就,但放在话剧和音乐会上就“水土不服”,中国观众的鼓掌和叫好常常不合时宜,搞得台上莫名其妙。我们的观众文化是拿自己“不当外人”,这种前现代的生活方式,在现代体育中仍不时出现,这也是中国人观赛礼仪被指责的原因之一吧。
我不太想把极个别观众延伸到民族性的整体批评上,也不想把他们的行为粗暴定义为不文明。但不管怎样,我们已经走进现代社会,至少应该尝试改变自己,而不是退回去,总保持旧时模样。
相关资讯
- 体育战报 |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:王嘉男陪同家人雾化治疗致兴奋剂阳性,免于禁赛处罚
- 体育战报 | 张帅重返TOP100兑现目标承诺,迎战全运会铜牌得主是挑战
- 体育战报 | 年终总决赛连续出现连庄昭示稳定前几年可不这样!
- 体育战报 |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:王嘉男陪家人雾化治疗致阳性,免于禁赛
- 体育战报 | 从小众运动变成新消费文化,滑雪板品牌Armada的崛起并非偶然
- 体育战报 | 巩立姣:时代投掷者
- 体育战报 | 斯巴达DEKAFIT首次落地大湾区,上千参赛者齐聚深圳
- 体育战报 | 冰雪运动“黄金时刻”开启现存相关企业超1.4万家
- 体育战报 | 冲击三冠!中国女乒13岁新版孙颖莎再进击:又萌又能打
- 体育战报 | 新雪季大幕开启,雪场有何创新亮点
最新资讯
- NBA | 李梦官宣加入的B计划,想做女篮版F1
- NBA | 留洋小将一喜二忧:一人爆发创赛季新高,他俩被DNP,回来打CBA吧
- CBA | 辽篮新赛季CBA主场套票明日958开售,最高2万元最低1000元
- CBA | 李晓旭:韩德君退役队内我感触最深,我的生涯也马上要结束了
- CBA | 全运会不堪大用,体测也过不了!阿联接班人换队也难逃番薯命
- CBA | 中国男篮大战韩国队,收两大喜讯,裁判对我们有利,棒子要懵了
- CBA | 男篮小威少惨遭弃用!CBA得分王打不过美国大学生,打了谁的脸
- 欧冠 | 姆巴佩:这场比赛对球迷来说非常精彩,但对球员来说则不然
- 中超 | 3连胜!U21联赛青岛海牛也克国安,梅州100兰州,30球0失球领跑
- CBA | 意外!赵睿落选中国男篮大名单,为何CBA记者给出了答案
